
姓名:李梅花
职称:教授
民族:朝鲜族
电子邮箱:limeihua@ybu.edu.cn
个人简介
李梅花,延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民族研究院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民族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主任,省级特色优势学科首席专家,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负责人、延边大学一流学科杰出人才特聘教授,国家民委“优秀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世界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吉林省吉林省高校社会学专业教指委专家等学术职务。美国杜克大学亚太研究所、韩国延世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服务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与边疆安全,与所建基地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陆地边境对应国口岸志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新发展与中朝边境非传统安全”、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基金项目“吉林省沿边地区“空心村”现状与边境安全研究”)、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东北地区朝鲜族基督教信仰行为调查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发表了《村里的陌生人:吉林边境村落外来汉族农民的民族志研究》《流动朝鲜族经营者社会网络资本化与城市民族交融》《汇款与情感:当代朝鲜族跨国家庭关系动力学》(吉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跨国主义和生命历程视角下朝鲜族女性的跨国流动》《跨界、认同、发展: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的三个面向》《跨国流动与个人生活的变迁—以朝鲜族跨国群体与留守家庭的生活体验为例》、《一带一路与跨界民族社会文化结构的改造与创新》(获吉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中韩建交以来朝鲜族跨界迁移与发展研究述评》(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等高水平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
教育经历
1989-1994:延边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学生(期间:1992.09-1994.07 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研究所进修)
1994-1997: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国别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9—2005:延边大学历史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2005.07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6—2007:韩国延世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0—2007:延边大学历史系讲师
2007—2007:历史系副教授
2007—2009:社会学系副教授、专业主任
2009—2011:社会学系副教授(其间:2009.12—2010.12 美国杜克大学亚太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1—2012: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2012—2016: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其间:2014.05—2014.09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2014.07-08韩国极东问题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6—2018:民族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2018—2019: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间:2018.12.16-2019.1.13,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访学;2019.4.30-5.7韩国,学术交流)
2019—2020:社科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2023:社科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民族研究院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与边疆安全
主要主持项目
[1]2021吉林省沿边地区“空心村”现状与边境安全研究(2021JLSKZK2B041),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基金项目
[2]2018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新发展与中朝边境非传统安全(18BMZ100),国家社科基金民族学类一般项目
[3]东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心理构建及其实证研究(ZD17013),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4]民族地区高校社会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GJX2017D17),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年度高教科研课题
[5]东北地区朝鲜族基督教信仰行为调查研究(2016-GMF-045),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
[6]延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理论与方法(AKS-2016-R33),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振兴财团项目
[7]北方丝路经济带与吉林省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JM-2015-01),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项目
[8]跨境民族与东北边疆非传统安全关系研究--以东北朝鲜族为例(2014-GM-058)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
[9]流动的困惑:当代朝鲜族跨国流动与身份认同研究,延边大学东亚跨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建设项目
[10]中韩建交以来朝鲜族跨界行为变迁研究(201211),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当代中国朝鲜族族群认同研究(2008【10】),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2]当代中国边疆地区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调查,中国社科院委托项目
[13]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中的外国观轨迹(2006196),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
[1]2005,10-13世纪宋丽日文化交流研究(独著),北京:华龄出版社
[2]2006,朝鲜通史(第三卷/合著),延边大学出版社
[3]2009,韩国民族宗教运动史(韩译中,第二译者),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4]2016,吉林朝鲜族(合著),辽宁民族出版社
[5]2019,帝国的暮光:蒙古帝国治下的东北亚(英译中,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论文:
[1]2023《村里的陌生人:吉林边境村落外来汉族农民的民族志研究》,《西北民族研究》(3);CSSCI来源
[2]2022《流动朝鲜族经营者社会网络资本化与城市民族交融》,《北方民族大学学报》(3);CSSCI扩展
[3]2021《“明明德”与马克思“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观》,第二作者,《延边大学学报》(3)《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4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0期转载
[4]2020《汇款与情感:当代朝鲜族跨国家庭关系动力学》《世界民族》(2)吉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5]2019《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边疆社会治理困境—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4)
[6]2018《吉林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以关云德为个案》,《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第5辑
[7]2018《跨国主义和生命历程视角下朝鲜族女性的跨国流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5)
[8]2018.《跨界、认同、发展: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的三个面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18(5);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2019年度
[9]2018.《跨国流动与个人生活的变迁—以朝鲜族跨国群体与留守家庭的生活体验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
[10]2018.《跨国人口流动与朝鲜族非遗传承困境》,《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
[11]2017《跨界、认同与发展:中国朝鲜族跨国流动的三个关键词》,《世界知识》(21)
[12]2017《民族地区高校社会学专业的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延边大学学报》(4)获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五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13]2016“中朝边境地区多源性安全隐患及其对策”,《中国民族报》12.16第六版理论周刊
[14]2016《近年来延边州朝鲜族人口大规模流失及对策》(研究报告,《国家民委决策咨询要报》第3期,独著)被国家民委采纳,作为制定和出台有关政策的参考。
[15]2016《现代性、跨国流动与个人生活的变迁—以朝鲜族跨国群体与留守家庭的生活体验为例》,《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第四辑)
[16]2016《中国周边安全稳定与东北亚合作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东疆学刊》(2)
[17]2016《在韩朝鲜族务工群体的社会适应及其障碍因素》,《东疆学刊》(1)
[18]2016《一带一路与跨界民族社会文化结构的改造与创新》,《贵州民族研究》(1)获吉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17年12月
[19]2015《试析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的新变化--以延边朝鲜族聚居区为例》,《八桂侨刊》(3)
[20]2015《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的构建--朝鲜半岛研究2015高峰论坛纪要》,《现代国际关系》(5)
[21]2015《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的构建--朝鲜半岛研究2015高峰论坛会议综述》,《东疆学刊》(3)
[22]2015《中国朝鲜族跨国流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以中国学界为中心》(韩文),[韩]《统一人文学》(第61辑)
[23]2014《想象与真实之旅:在韩朝鲜族的跨国体验和流动的象征边界》,《黑龙江民族丛刊》(6)
[24]2014《跨文化研究与中国人文学研究》,《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第3辑)
[25]2012《中韩建交以来朝鲜族跨界迁移与发展研究述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5)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26]2012《中国朝鲜族国家认同研究综述》,《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
[27]2011《宋丽关系史上的特殊群体-宋商》,《辽东学院学报》(3)
[28]2011《试析蒙元支配对高丽王朝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1)
[29]2010《延边朝鲜族农村“三老”人员生活现状调查》,《延边党校学报》(1)
[30]2009《入华留学生与中韩文化交流》,《东疆学刊》(3)
[31]2008《试论奇皇后在元末元丽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内蒙古大学学报》(3)
[32]2007《宋丽使节往来与中韩文化交流》,《东疆学刊》(3)
[33]2007《元丽关系及其特点探析》,《中朝韩日关系史论丛》(3),延边大学出版社
[34]2006《论朱子学对高丽末期社会变革的影响》,《延大史学论集》,延边大学出版社
[35]2005《大觉国师义天的入宋求法活动及影响》,《来华朝鲜-韩国名人事迹述略》,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36]2004《10-13世纪中韩日文化交流与东亚文化圈》,《东疆学刊》(1)
[37]2002《宋丽文化交流的特点》,《延边大学学报》(3)
[38]2000《试析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延边大学学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