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郑宇
职称:教授
民族:汉族
电子邮箱:eayea@163.com
个人简介
郑宇,男,1979年生,四川荥经人,毕业于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南菁计划”高层次引进人才,主要从事经济人类学研究。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边疆学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入选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首批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在《民族研究》《世界民族》《社会学研究》等CSSCI刊物,以唯一或第一作者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仪式类型与社会边界》等唯一或第一作者4部,第二作者专著3部,参著多部;主编“经济民族学研究丛书”、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年度发展报告等多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以及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侨联、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
教育经历
2009-2012:云南大学,历史学经济专门史,博士后
2005-2008: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博士
2002-2005:云南大学,文艺学,硕士
1999-2002: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
教研工作
2023——: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4-2023: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2014: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2010: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
经济人类学、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等
主要学术著作
[1]郑宇:《箐口村哈尼族社会生活中的仪式与交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
[2]郑宇、曾静:《仪式类型与社会边界——越南老街省孟康县坡龙乡坡龙街赫蒙族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3]郑宇、李柄蓉:《哈尼梯田与民间信仰》,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版。
主持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历程对农民代际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17BMZ117)
[2]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当代云南省柿花箐苗族村代际生计变迁调查研究”(2020-GMF-016)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协作组织的经济功能转型与提升研究”(16XJA850001)
[4]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项目:“云南甘庄华侨农场越南难侨的经济生活转型调查研究”(15BZQK111)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现代转型”(10XJC850006)
[6]中国博士后第四批特别资助项目:“滇越边境苗族族群结构与社会稳定实证研究”(201104706)
[7]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两院课题)重点项目“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境外劳动力流入问题研究——以滇越边境区域为例”(MZ12ZD03)
[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西南地区)”(子课题负责人)(08JZD0023-3)
主要获奖情况
[1]2013年6月《仪式、经济与再生产——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昂玛突”仪式为例》获“第十六次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2]2012年9月《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结构转型与社会约束》获第二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3]2010年10月《哈尼族宗教组织与双重性社会结构—以箐口村“摩匹—咪谷”为例》获“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4]2017年4月《社会变迁与生存理性:一位苗族妇女的个人生活史》获“第二十次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
[5]2022年12月《普洱茶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关系研究》获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21年论文优秀论文奖。
[6]2023年12月《从豆子到杯子——衔接中国与东盟的云南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作为指导教师之一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
学术社会兼职
2018——,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
2018——,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边疆学委员会秘书长
代表性论文
[1]郑宇,田宇.泛熟人关系的形态表达与建构机理研究——以云南乡村“朋友圈”经济为例[J/OL].思想战线,1-11[2024-12-24].
[2]郑宇,张梦尧.“佐米亚”理论预设反思与方法论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遮蔽下的《逃避统治的艺术》[J].世界民族,2021,(04):15-27.
[3]郑宇,杨素.经济民族学学科构建刍议[J].西北民族研究,2019,(03):45-53.
[4]郑宇,曾静.社会变迁与生存理性:一位苗族妇女的个人生活史[J].民族研究,2015,(03):52-61+124.
[5]郑宇,王昊英.芭蕉箐苗族村民车辆消费生成机制的人类学阐释[J].思想战线,2013,39(03):15-21.
[6]郑宇.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结构转型与社会约束[J].民族研究,2011,(05):23-32+108.
[7]郑宇.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结构转型与社会约束[J].民族研究,2011,(05):23-32+108.
[8]郑宇.箐口村哈尼族丧礼献祭礼物的象征性交换[J].民族研究,2009,(04):55-62+109.
[9]郑宇.集体记忆的构建与演化——箐口村哈尼族“集体失忆”的阐释[J].思想战线,2008,(03):20-24.
[10]郑宇.哈尼族宗教组织与双重性社会结构——以箐口村“摩匹—咪谷”为例[J].民族研究,2007,(04):41-4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