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俞子恩
职称:讲师
民族:满族
电子邮箱:zienac99@sina.com
个人简介
俞子恩,男,1989年6月生,吉林延吉人,教育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民族教育等领域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
教育经历
2008年9月-2012年6月,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学士
2012年9月-2014年6月,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
2014年6月-2020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
2022年11月-2022年12月,澳门科技大学,公派访学
工作经历
2020年9月至今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教研部讲师
2024年6月至今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科研办公室主任
研究领域
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民族教育等
主持项目
1.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中国朝鲜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况、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
2.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师范’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优化路径研究”
3.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自觉的传统:建国初期(1949-1966)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研究”
4.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教育研究方法‘本-研’一体化课程群建设研究”
5.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策略研究”
6.共青团吉林省委员会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强师计划’背景下师范生群体的就业困境与化解策略研究”
7.延边州蓝皮书课题“延边地区高校师范生本地就业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8.延边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建国初期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价值取向研究(1949-1966)”
9.延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0.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挂职教师项目“民族地区中学推行项目学习的可行性、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荣誉获奖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排5)
2.《教育学原理》吉林省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排5)
3.延边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排1)
4.第四届延边大学本科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5.第四届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6.延边大学在线教学期间典型案例
7. 2024年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吉林省赛银奖指导教师
8.第三届吉林省高校大学生文旅大赛暨“长白山”杯研学旅行精品课程设计大赛最佳指导教师
学术及社会兼职
1.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
2.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理事
3.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2.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
代表性论文
[1]YU. Zien, Liu Leiming, Zhang Xinyun. Bridging the Gap: Enhancing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China’sKnowledge Economy.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DOI:10.1007/s13132-024-02147-w. SSCI
[2]相丽佳,俞子恩.单元整体理念下对语文单篇教学的价值审思[J].基础教育研究,2024,(11)
[3]俞子恩.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文化遗产继承的方法、原则及教育实践[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6(04)
[4]俞子恩.朝鲜族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9,(08)
[5]俞子恩.自然主义教育时期直观教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理论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1)
[6]俞子恩.朝、汉族初中生写作素质差异比较[J].民族论坛,2014,(04)
[7]俞子恩.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初中生写作训练现状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2014,(04)
[8]俞子恩.初中作文训练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6):41-44. 10.
[9]俞子恩.初中语文教师教研素质获取途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7)
[10]俞子恩.初中语文教师教研素质现状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学术活动
1.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会议:分论坛主题报告《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模式的探索》
2.第五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论坛:分论坛主题报告《政治认同还是 文化认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究竟为何——建国初期(1949-1966)教 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逻辑及其意涵》
3. 2024大学社会责任国际研讨会:分论坛主题报告《who is engaged in college teachinginnovation? Group image, motivation and effectiveness——Reflections on the National Teaching Innovation Contest for College Teachers》
4.中国民族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分论坛主题报告《民族互嵌视阈下民汉合校的现实动力与实践原则》
5.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术会议”,分论坛主题报告《高校“教学创新者”的群像、动机及成效——基于全国教学创新大赛的反思》
出访经历
1.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考察与学术交流
2.日本广岛大学教育考察与学术交流
3.韩国教员大学教育考察与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