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沈万根
职称:教授
民族:朝鲜族
电子邮箱:wangen2008@sina.com
个人简介
沈万根,男,1963年5月14日生,吉林珲春人,毕业于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现任延边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督导组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督导组组长和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家库专家。1991-1995年间,任延边大学机关党总支办公室主任,科研处科研科科长和党支部书记。1996-2023年间,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教授委员会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主任,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延边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吉林省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持并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教研课题20余项,出版10部著作,发表70篇学术论文。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奖,以及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还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荣获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等称号。
教育经历
2004-2009:延边大学,世界史专业,历史学博士
1995-1998:延边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法学硕士
1982-1986:延边大学,经济法律系法律专业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教研工作
2007—至今: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三级教授,二级教授
2000—2006: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
1993—1999: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讲师
1986—1992:延边大学政治系,马列教研部,助教
研究领域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
主要学术著作
[1]专著:《中国图们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2]合著:《东北边疆新农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3]专著:《图们江地区开发中延边利用外资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专著:《延边州农村发展之路》,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5]专著:《中国朝鲜族聚居边疆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6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7]主编:《育人之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荟萃》,延边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主要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朝鲜族聚居边疆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研究”(12XMZ107);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农村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18XMZ003);
[3]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吉林省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研究”(2024A11);
[4]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研究”(2017B7);
[5]国家民委项目“大思政”视域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研究”(23276)。
主要获奖情况
[1]2017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贫困原因及脱贫对策》获吉林省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奖);
[2]2018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三位三维”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奖);
[3]2019年《民族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三二一”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4]201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5]2022年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6]2016年获吉林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7]2022年《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困境与机制创新》获吉林省第十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8]2017年《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的思考》吉林省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9]2023年《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与在民族地区的实践》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奖。
学术、社会兼职
2016——,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201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
2023——,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
2015—2022,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
2016—2022,吉林省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2—2022,延边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论文
[1]独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贫困原因及脱贫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14(09).
[2]独著: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与在民族地区实践[J].理论视野,2022(02).
[3]独著:边疆朝鲜族聚居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其脱贫对策[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5第16辑.
[4]独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7(01).
[5]独著:“入世”对延边地区利用外资的影响及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3(1)
[6]独著:中国图们江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12)
[7]独著:延边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2).
[8]独著:韩国外贸发展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韩国研究论丛,2012(01).
[9]独著:东北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术交流,2013(04).
[10]独著:民族高校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困境及路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01).
[11]独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特征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2014(06).
[12]独著: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困境与机制创新[J].延边大学学报,2021(03).
[13]独著: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03).
[14]独著:家校社协同育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实践[J].延边大学学报,2023(03).
[15]第一作者: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2018(02).
[16]第一作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要义、价值意蕴与实践向度,广西民族研究,2023(06).
[17]第一作者: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困境与破解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4-4-10
[18]第一作者:民族高校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8(03).
[19]第一作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贫困村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6第21辑.
[20]第一作者: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J].税务与经济,2024(02).